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大陆的旧文苑——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 [摘要]关于文学革命发生史,最有意识的建构者无疑是胡适。其深知掌握了前史,无异于掌握了文学革命的叙事权。本文以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为底本,揭示《逼上梁山》背后的史观之争,胡适强调个别之因是回应陈独秀基于唯物史观得出的“最后之因”。回到历史现场,以清末民初留美学界的志业选择为参照,胡适文学革命的主张实际上是被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强势话语催逼出来的。文学革命前史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作为《尝试集》附录的《去国集》。若将视同“阑尾”的《去国集》,置于新大陆的旧文苑中,放回胡适留美时期与任鸿隽、梅光迪等友人的诗词唱和与往复辩难中,不难发现《逼上梁山》屏蔽的杂音,或可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 袁一丹
  • 全文[ PDF 1799.0 MB ] 2019.6(8):68-78  共有 973 人次浏览
  • “光绪废立”与《老残游记》:重释刘鹗的救国理想与文体革新&nbs...
  • [摘要]《老残游记》创作背景是刘鹗牵入“沈荩案”中,被误认为康梁党人,故此以文学形式为其同人团体发声。它被视为“谴责小说”,并看作“故事连缀”式的松散结构,实系一种误读。该书以“如何拯救中国”为核心主题,遵循“发现问题,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展开情节,斯宾塞社会学理论是其思想基础。在小说观念上,刘鹗接受梁启超“新小说”运动的影响,同时试图在文体和思想上均达成“集大成”的姿态;即试图跨越雅俗,统合起“新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各个门类,尤其是“哲理科学小说”“侦探小说”和“狭邪小说”“侠义公案小说”。
  • 郑学
  • 全文[ PDF 1500088.0 MB ] 2022.4(11):68-77  共有 274 人次浏览
  • 湘西的再发现与民俗学的民族更新路径——谈沈从文的苗人故事系列
  • [摘要]沈从文的创作脱胎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文化语境,从20 世纪20 年代末至30 年代早期,他经历了对湘西民俗学再发现的历程,苗人故事系列标志着作家从自传式乡土记忆转向立足湘西、关切民族的自觉书写。在《龙朱》第一系列短篇小说中, 他倾向于将苗人他者化,将之想象为一种民族更新的理想范型,之后在更贴近的考察中,发现苗乡民俗与巫楚文化的关联,以“蛮夷”他者更新民族的想象至《凤子》中转换为沟通民间非儒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民族更新路径。沈从文的苗人系列呈现出民俗学方案的理路与内在悖论,也映射出20 世纪早期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困境。
  • 尚晓进
  • 全文[ PDF 1538.0 MB ] 2020.3(9):68-76  共有 606 人次浏览
  • 试论鲁迅对“转向”的看法——以日本友人访谈录中的相关记载为主
  • [摘要]“转向”是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末期出现的思想现象。鲁迅对日本无产 阶级文学运动的“转向”情况相当关注,而且在与日本友人谈话中也常用“转向”一词来 描述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脱离者,同时对中日两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之间的差异也有 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在东亚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范畴中讨论“转向”问题时,不可忽视 的是一直关注该问题的“鲁迅之眼”。鲁迅的日本友人于1936 年先后发表的两篇访谈录, 即原胜《紧邻鲁迅先生》与鹿地亘《跟鲁迅谈话》涉及鲁迅对“转向”问题的基本看法, 它们与同时代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可探讨鲁迅对“转向”问题看法的独特性。
  • 〔日〕仓重拓
  • 全文[ PDF 1739.0 MB ] 2019.2(8):69-78  共有 882 人次浏览
  • 元末明初和陶诗的体貌体征与诗学观念——浙东派易代之际文学思想演变...
  • [摘要]元明之际和陶诗的诗学观念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与复杂的思想指向。戴良那种沉郁顿挫与高雅闲淡兼而有之的倾向,是易代之际遗民诗学观念的典型体现,而对于诗人情操境界的重视和对于寄寓道理的讲究,以及对冲澹自然体貌的追求,则是当时和陶诗的共同取向,其中“幽贞”品格与“清刚”气节构成了和陶诗的核心意念。入明之后的童冀,其和陶诗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陶诗的清纯,而自我节操之坚守则使其拥有了挺拔的骨气,此种“清刚”体貌使之在台阁体之外保持了一股难得的文坛风骨,从而使疲软的诗坛呈现出一抹亮色。
  • 左东岭
  • 全文[ PDF 1652086.0 MB ] 2022.1(11):69-80  共有 392 人次浏览
  • 中国现代作家书信的“公”与“私”——以鲁迅书信与文集、全集编纂为...
  • [摘要]中国现代作家书信存在“公”“私”之别、“书”“信”之别。当书信仅作为人际传播影响个别人,它只是私人空间的私人文本;当书信被编入文集、全 集,就从私人空间转向公共空间。从鲁迅文集、全集编纂,可以发现,相对具有公共性质的“书”与更具私人性质的“信”出现分离,前者收入文集、全集均无阻碍,后者成为文集辑佚对象,且部分长期在全集中失收。现代作家书信如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最终成为文集辑佚、全集编纂的对象,作者本人、亲属和整理者自觉规避某些言语,先后对书信进行增删、修改,以致书信在编入文集、全集过程中发生变异,成为不同于原信的公共文本,进入文学研究者视野后,被整合到文学史叙述之中,使作家形象更为丰富和复杂,有的甚至影响作家形象塑造。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具有重写文学史的意义。现代作家书信由“私”转“公”,是一个文本凝定过程,在社会治理、政治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构成一种毛细管式的道德文化力量。
  • 付祥喜
  • 全文[ PDF 1622202.0 MB ] 2022.3(11):70-80  共有 271 人次浏览
  • 一种南方诗学风格的演变 ——艾伟小说新论
  • [摘要]作为中生代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艾伟独具一格的南方书写,在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方诗学风格是艾伟创作的精神与美学内核,以往的研究未予充分研析。对艾伟创作的研究,宏观视阈与微观分析紧密结合的维度也尚待开掘。艾伟创作的南方诗学风格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最初,其对外部世界的带有寓言色彩的书写和对内心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这两个维度并行不悖;稍后,艾伟雄心勃勃地试图在创作中将两者加以融合,但他的这一努力只获得了部分的成功;在近年的创作中尤其是《镜中》里,艾伟由外向内的带有寓言色彩的书写转向对哲理伦理与人生意义的思索,并将之与对人物幽微的内心世界的探索融为一体。由此,使得艾伟南方诗学创作风格步入一个新的境界,也全面形成其作品可辨识的独特风格面貌。
  • 王宏图
  • 全文[ PDF 1631791.0 MB ] 2023.3(12):70-79  共有 191 人次浏览
  •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历史剧的创演与症候——以《星星之火》《史红梅》《...
  •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题材剧目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星星之火》《史红梅》和《黄浦江激流》是在此语境下诞生的三部反映“五卅”运动的革命历史戏剧。中心人物的安排与成长幅度的把控是这三部戏剧创演过程中面对的一道左支右绌的难题;“闲角闲文”的判别取舍,又让戏剧创作者们拿捏不定;作为“深入生活”催生的产物,三部戏剧的创演还表明作为一种资源的“真人真事”极有可能变成束缚。三部“五卅”戏剧创演过程折射出的这一系列症候性问题,提示我们应该采取“历史化”的研究视野去勘探“十七年”时期文本内部的大量皱褶和光斑,进而深入理解政治与文艺的互动协商面貌。
  • 高 强
  • 全文[ PDF 1690825.0 MB ] 2021.2(10):71-79  共有 501 人次浏览
  • 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研究
  • [摘要]借助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以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发现译者借助密集丰厚的副文本实现下列三个功能,实现译语语境中《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重构:一是还原《讲话》的历史语境和文本的原初面貌;二是通过关键词、核心范畴的抽象化和历史语境的剥离,提升《讲话》文艺思想与西方文论的通约性;三是进行《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溯源,构建译文正、副文本之间的互联互释关系。虽则其中不乏误读误解和强制阐释,但其副文本为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讲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参考文献。
  • 邓海丽
  • 全文[ PDF 1634428.0 MB ] 2021.3(10):71-77  共有 502 人次浏览
  • 路遥的影响力是从哪里来的?——从《平凡的世界》看写与读的关系
  • [摘要]图书销售市场的“大数据”表明,《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影响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宏观视野中的文学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小说对当代读者有着广泛而持续的吸引。这既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文化现象。作为文学现象,小说证实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生命力和当下的审美主导权;作为文化现象,小说对主人公命运的描述和它的价值表达,与读者之间有着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契合。小说对读者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带来多方面的思考,如写与读的关系,读者的文化生态及文化心态,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读者的选择与文学史的选择如何互动,以及中国经验在文学经典性判断中可能的意义。
  • 阎真
  • 全文[ PDF 2059.0 MB ] 2018.3(7):71-77  共有 1259 人次浏览
  • 中日哀感美学的时空结构与伦理向度
  • [摘要]中日哀感美学是对中国美学的物感、感物、兴感、感兴、感物兴叹与日 本美学的物哀、物之哀、哀、知物哀、幽玄、侘寂、物纷、涩味等概念的概括归纳,它 注重“物—人”视域中的“感”或“哀”的情感表达,强调中日民族所共同植根的东方 美学的公共视域,揭示中日民族形成其不同美学品格的历史因缘。本文既探讨了中华美 学的主导性品格,也分析了日本美学对于中华美学所可能具有的反哺性意义。
  • 何光顺
  • 全文[ PDF 1563.0 MB ] 2019.4(8):71-79  共有 723 人次浏览
  • 审美能力的构成
  • [摘要]审美能力是人类在完成一次审美活动时,所需要的总体的行为能力与认知能力,是由四个层次的认知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在经验层次上,它包括理智、情感、想象、感觉,以及它们在经验中锻炼出的敏感;在先天机制上,审美能力作为鉴赏力,是反思判断与获得自由愉悦的能力;在特殊认知层面上,审美能力是一些特殊的非理性能力,包括理智直观——直觉、静观、想象力等;在生命状态层次上,审美能力被视为一种进入特殊生命状态的能力,这些生命状态包括激情状态、体验状态、感官感知状态等。当代人的审美能力最本源的部分,是人类对精神的自由状态的追寻与感悟能力。
  • 刘旭光
  • 全文[ PDF 1524.0 MB ] 2019.5(8):71-79  共有 664 人次浏览
  • 从“讽刺”到“讽刺”——《阿Q 正传》的文类阅读与观念建构
  • [摘要]关于如何看待《阿Q 正传》的“讽刺”,普通读者谭国棠、作为年轻编辑的沈雁冰以及作为文坛领袖的周作人给出的迥异评价,不仅呈现了不同身份和阅读能力的读者在解读方式上的分途,更烛照着与通俗文学博弈的新文学力量如何塑造自己的阅读型构,对新的文类观念作概念的辨认与理解的规训。而与此同时,鲁迅对“讽刺小说”的文类更新,以及对《阿Q 正传》的自我阐述,又进一步推进关于“讽刺”的再认识。从是否为“讽刺小说”到什么是“讽刺小说”,再到超越文类以“开出反省的道路”,《阿Q 正传》的阅读接受背后隐现的是一条更为纵深的新文学读者养成的观念脉络。
  • 刘潇雨
  • 全文[ PDF 7352.0 MB ] 2020.2(9):71-79  共有 806 人次浏览
  • 论中国特色的文艺公共性——文艺公共性的概念、历史和走向
  • [摘要]依据哈贝马斯等人的公共性理论对文艺公共性进行阐发,同时结合我国当代社会文化结构的现实,理解文艺公共性在当代中国的发生、发展和走向,这是一个关乎中国文艺公共性建设的重要问题。新时期以来文艺公共性的发生和发展并不以国家与社会的根本分离为前提,因此,文艺公共性虽然也有私人性、批判性和公开性,但它与文艺人民性并不抵牾。目前,应该对主流文艺的公共性、精英文艺的公共性和大众文艺的公共性进行必要的区分,在维护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社会基础上做好中国文艺公共性的独特性建构。文艺公共性之于国家和社会都有其积极意义,对于我国文艺和文艺批评的发展而言,也是有所助益的。
  • 肖明华
  • 全文[ PDF 1739.0 MB ] 2020.6(9):72-80  共有 528 人次浏览
  • “如画”的风景:贾平凹小说中的地方想象与风景书写
  • [摘要]贾平凹小说中的风景之变,表征着其地方想象的嬗变。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商州系列”中循行脚地图铺展的诗意山水,至90年代以来城乡题材中趋向同质的人文意象及其辐射的整体性想象,贾平凹笔下的自然风景急剧消退,代之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如画”的风景从灵秀入朴拙,经由意象的氤氲“写意”,将具象而边缘的“地方”,虚化为文化的古中原,建构起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文化空间。趋向整体性的“空间主体”内化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也就内化其形而上学的“场”,并改变了人物的“观看—认知”机制,观察且行动的现代人蜕变为游荡的画中人。“绘画”风格的改变,标志着贾平凹地方想象与内在关切的位移;贾平凹的风景书写超越单纯的美学向度,指向风景与人的关系问题。
  • 盛慧
  • 全文[ PDF 1707274.0 MB ] 2023.4(12):72-80  共有 187 人次浏览
  • 鲁迅与新文学解剖学隐喻的发生
  • [摘要]近代以降“人的发现”的文学思潮中,现代解剖学成为新文学家十分借重的医学资源,新文学也因之具有强烈的解剖学特征,这种解剖学特征体现为向外的社会解剖与向内的自我解剖。向外的社会解剖着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新文化知识分子利用解剖学展开的身体暴力史批判,确立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合法性;向内的自我解剖则塑造了一种具有解剖美学品格的现代文学,赋予新文学开掘灵魂深度的能力。无论是向外的社会解剖,还是向内的自我解剖,鲁迅都是最卓越的代表。
  • 邓小燕
  • 全文[ PDF 1626546.0 MB ] 2023.1(12):72-80  共有 224 人次浏览
  •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语境考 ——兼论五四思想史中的道教批判
  • [摘要]《新青年》同人1918年在道教批判方面渐生共识,因认识到阴阳家远比儒家“为害于中国”而经历了一次思想扩容,此为理解鲁迅道教言说的历史语境。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悟得早于《新青年》同人,源自其清末民初时期的学术实践。“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并非《狂人日记》的主旨。《新青年》由孔教批判向道教批判的扩容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孰为重心的问题,是五四思想史的重要面相。20世纪20—30年代广为流行的道教中心论实则发端于《新青年》的道教批判。
  • 宋声泉
  • 全文[ PDF 7570263.0 MB ] 2023.2(12):73-81  共有 207 人次浏览
  • 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
  •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必要改变沿袭多年的外来冲击/ 回应模式,进一步发掘和梳理中国社会与文化自我演变的内部事实。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对话和并进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以内陆腹地的成都为例,李劼人、郭沫若等知识分子的个人趣味、思维特点就与京沪主流有异,形成了近现代嬗变的地方特色。这一“地方路径”值得剖析,它与风姿多彩的“上海路径”“北平路径”一起,绘制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丰富性。沿着这一方向,我们有望打开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
  • 李 怡
  • 全文[ PDF 1761.0 MB ] 2020.4(9):73-80  共有 498 人次浏览
  • 对“现代”的另一种想象——论早期“改革文学”中的“现代”意识
  • [摘要]在改革开放后40年的时间视野中,回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早期“改革文学”,殊为必要。迄今为止,主流文学史多把早期“改革文学”与同一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并称“新时期文学”。但仔细辨析,“改革文学”所建构的“现代”意识,在基本立场、历史判断、现实情感经验等向度上都与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存在较大差异。在这些对“现代”的不同表述中,早期“改革文学”既分享着同时代的主流意识,试图在对历史的反思、调整中重构现代;也携带着20世纪中国革命与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感、经验与记忆,对如何在现代世界结构中重新定位中国、如何理解20世纪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这种回答,作为历史的隐含线索,始终参与、影响随后40年的社会发展和理论更新。
  • 卢燕娟
  • 全文[ PDF 1698.0 MB ] 2020.1(9):74-81  共有 1627 人次浏览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